「城隍爷」,有省(都)城隍、府城隍、县城隍的分别;在称谓上,省(都)城隍又尊为「威灵公」,府城隍尊为「灵应侯」,县城隍尊为「显佑佰」。城隍爷的职权,其所以「有省」「府」「县」城隍之不同,应与神界管辖区域之大小、职司高下有关。因为衪兼司阴阳两界,所以特别普获民间敬畏。
如从我国宗教史及有关文献考证其源流,殊非短文所能详述者。
城隍之名,最早见于「周」易泰卦的「城复于隍」;「礼记」的载述是:「天子大蜡八,水庸居其七;」「水庸」的大意是「水则隍也,庸则城也」,古代城墙之高者曰墉,「隍」即城池,有水曰池,无水曰隍,「隍」字从阜,皇作大君解,古代的「城」与「隍」,常依邑之大小及险要程度而修建的。城隍庙的兴建,在三国时代已有建庙奉祀的记载,「春明梦余录」便说:「芜湖城隍建于吴赤乌二年」,应该算是最早盖的城隍庙,另在「北齐书,慕容俨传」也说:「城中先有神祠一所,俗号城隍爷:」更证明南北朝以前便有这座庙了。到了唐朝,全国各地都陆续增建城隍庙祭祀城隍渐见普遍;诸如张说、许远、张九龄、韩愈、杜牧、李商隐等等各大名家,都散见有祭城隍的文告,大都是为了祈雨、求晴、招福、禳灾。降至宋朝,已经无地不有城隍庙,而且朝廷对城隍也非常尊敬,或锡庙额,或颁封爵,而民间之传说,常指以往忠良孝悌有德有学之士为城隍,而天子?封忠义为城隍者亦有之(如明朝之秦景容及苏州城隍春申君,杭州城隍周新),明太祖朱元璋还致函城隍,最初,封京师城隍以帝号,再封开封,临濠、东和、平滁以王爵,府以公号,县以侯号;不过到了洪武三年,又诏令去号。明以后,清朝对城隍的崇敬,更是有加无减,其措施有下列四项:一、通令各省、府、厅、县建造城隍庙宇;二、把城隍祭祀列入正式祭典;三、凡地方官新上任,必须先卜吉日,亲诣各该地的城隍庙举行奉告典礼,然后视事;四、每月初一、十五两日,要到城隍庙进香;尤其清廷领有台湾之后,以台湾新附,为加强置官设防,所以极力崇奉城隍爷,守城护隍以团结人心,即本而来也。
一般信徒认为城隍爷能兼司阴阳两界,故若遇有一般地方官无法办理之事,则多求助于城隍代予解决,省城隍治理一省的事务,称为省主,县城隍治理一县的事务,称为县主,其制度一如我国古代人间的官衙。由于城隍主管阴阳两界之事,负责众生善恶考校及奖惩,故其属神之中,置有记录人民善恶,勾管人民城寿夭的文判,和执行惩处的武判;以及「延寿司」「速报司」「纠察司」「奖善司」「罚恶司」「增禄司」等六司,和拘魂制魄的白无常(闽台一带称之为谢将军谢必安)、黑无常(闽台一带称之为范将军范无救);与牛头及马面二位鬼卒代表。城隍庙尝在正门之上悬吊大型算盘一面,意谓到此清算一切总账,报应丝毫不爽,是道教中最具代表性的司过神,曾为我们的社会提供过长久的安定作用。昔日官设道教会的道纪司多设在府城隍庙,道会司多在县城隍庙。